close
想要知道如何吸引你喜歡的人嗎?
介紹一個讓他(她)不知不覺被你吸引的專業網站:
商品訊息描述: 繼2015年出版「誰是廣東人?1940到1960年代的紐約華埠」(Who are the Cantonese Chine se?: New York City Chinatown during the 1940s-1960s)後,艾德菲大學(Adelphi University)華裔心理學教授陳李慧珍(Jean Lao Chin),兩年後再出版根據其七年口述歷史項目集結而成的新作「紐約華埠的中國人:一個社區的詳盡故事(第二冊)」(New York City Chinatown Chinese: Narratives of a Village and Community Volume II),日前帶新書走進美國華人博物館(MOCA),分享書中極能展現紐約第二代華裔移民情感和經歷的片段。
陳李慧珍:華裔艱辛移民路 如西遊記取經
商品訊息功能:
回憶聽過的移民故事,陳李慧珍感慨華裔移民來美奮鬥之路,正如著名小說「西遊記」中,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途上歷經險惡、終獲成功的經歷一樣,她也欣慰 於越來越多的華裔希望記錄下家族歷史,讓下一代子孫學習、銘記祖輩的真實故事。
陳李慧珍還舉例講述了華裔的生死觀,書中一名華裔女性表示,自己雖然一直敬重父親,但她一直不解於父親為何在母親病重時,從不去 醫院探望。當她把這件事講給陳李慧珍時,陳告訴她,這在當時的華裔社區很正常,華人不喜歡講死亡,所以才會避免直面這種情況,對方的心結才被解開。
陳李慧珍表示,最開始打算進行口述歷史項目和出書計畫時,聯絡到一批合適的人選,但大家都有所顧忌講出各自的故事,之後是在拉斯維加斯的華裔年度大聚會上,她提前和每一名參加者打好招呼,大家在聚會上分享的經歷都會被錄音,獲得同意後,書中主要的100多人的故事也就隨之出爐。
該書主要記錄的人都為華裔第二代,基本不會講中文,但大家都有共同的、無法忽略的經歷和感受,那就是華裔在美國被歧視的根深蒂固。陳李慧珍說,自己第一次踏出美國國門之前,從來沒有自己是美國人的概念,當別人問起時,她總說自己是中國人,直到去德國大使館辦事、對方說「你不是中國人,你是美國人」時,才開始意識到 自己是在美國出生成長的公民。
另外就是華裔第二代成長過程中,仍面臨很嚴重的重男輕女現象,書中一位採訪對象回憶小時候,母親為了不影響家中洗衣店的生意,就算生孩子都會盡可能讓自己在半夜生,而生子的地點則是洗衣房的後屋,且這種現象並非個例。
商品訊息簡述 :
商品網址:
AFC706E3373954E2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